闲聊八卦,天南海北,随心所欲,直言不讳
#8554
【人物专访】 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

他文科出身,荣获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同行认为他是“爱因斯坦的后继者”,在“最聪明的在世物理学家”提名中,他获得了最多投票。 跨世纪天才却并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坦承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困惑中度过。


科学网 2024-09-23

瘦高的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拿着笔记本快步走进约定好的采访间,露出他标志性的微笑,身穿格子POLO衫配牛仔裤,他看上去远没有实际年龄73岁那么大。

爱德华·威滕身上有很多“标签”:

最强文科生——本科主修历史学和语言学,梦想成为记者或从政。曾加入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George McGover)的竞选团队,后来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赋在于数学和物理,并通过潜心钻研成为弦理论和量子场论大师级科学家。

得数学大奖的物理学家——1981年,爱德华·威滕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能量定理;一年之后,他又发现了物理中的超对称与莫尔斯理论的巧妙联系;20世纪80年代末,他又开创性地提出了拓扑量子场论,用物理中的量子场论技术得到低维流形中的拓扑不变量。因为这些跨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于1990年获得了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被授予菲尔兹奖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后继者——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正能量定理的证明。1981年,爱德华·威滕利用源于物理中经典超引力的思想,对正能量猜测给出了一个十分简洁而直观的物理证明。同行认为他是“爱因斯坦的后继者”,在“最聪明的在世物理学家”提名中,他获得了最多投票。

然而,对于这些“标签”,爱德华·威滕笑着让记者“别当真”(I don't take it seriously)。他坦承,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困惑中度过。而面对困惑,他会让自己休息,或者换一个简单但同样有趣的问题思考。他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应“灵活地确定目标,寻找机会,这样才会做得更好”。因为鲜有人能像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一样,8年什么也不做,只想证明费马大定理并取得成功。

爱德华·威滕确实是个天才科学家,但他也承认自己本科期间走了“弯路”。正是这段“弯路”,让他发现了自己在数学物理领域的天赋,而后不断尝试获得成就。

在他看来,没有所谓从事科学研究“最好的年龄”。他自认为在44岁左右取得了重大突破。爱德华·威滕还在持续不断地学习,45岁学网球、快70岁学钢琴……采访结束后,他快步走向了1公里外的会场,那里有一场关于几何分析与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报告。

44岁取得突破,“我不会承认自己是天才”

《中国科学报》:你在历史、政治和理论物理等领域都有涉猎,是什么促使你做出跨界的选择?在探索不同领域的过程中,你是如何找到一生志业的?

爱德华·威滕:

你知道,很多时候,人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如果我在本科时期就学习物理和数学,那会更容易些。但我很幸运做出改变。我发现在做那些事情上(文科)没有那么多天赋,这才使得我意识到自己更适合物理学。

《中国科学报》:你被大家认为是天才型学者,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经历过迷茫、困惑时刻?你是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些挑战的?

爱德华·威滕:

首先我不会承认自己是天才(笑)。我向你保证,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困惑中度过,我想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是这样。要找到正确的问题很难。即使你找到了正确的问题,大多数时候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大多数的情况是,早上来到办公室,一天结束了,什么都没发生。

在毫无进展时,我会暂停手头的研究,换一个稍微简单但同样有趣的问题。这也许会让我在无所事事的几个月后取得进展,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之前做的工作。就像2023年春天,我休息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后,我有了一个很有趣的想法。一旦被卡住了就休息,就是这样。

最近,我最感兴趣的是引力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在这方面没有取得太多进展。所以我休息了一段时间,转而研究与弦理论在特定类型时空中的行为相关的课题。

《中国科学报》:许多人认为35岁是一个年龄门槛,你认为科学研究有所谓“最好的年龄”吗?

爱德华·威滕:

每个科学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就我而言,我在1994年和1995年做得最好,而当时我已经43、44岁了。

“每10年就有一个亲密的合作者”

《中国科学报》:你曾掀起了弦论的两次革命,请问是什么样的学术环境或个人特质帮助你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爱德华·威滕:

我很幸运能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与合适的人合作,尤其是我在1994年和1995年的工作,也就是你提到的弦论工作。部分是我和同事内森·塞伯格(Nathan Seiberg)合作完成的。我们研究的问题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解决的,所以,我很幸运能找到合适的合作者。

我个人只是发现了一些不错的线索,但有时记者会夸大我的贡献,其实工作是由许多研究者共同完成的。我做研究将近半个世纪了,50年里有四五个亲密的合作者,这意味着大约每10年就有一个。

《中国科学报》:你与中国科学家有过许多合作经历,比如著名理论物理学者文小刚曾在你的指导下学习超弦理论。你对中国合作者的印象如何?

爱德华·威滕:

我和许多年轻有为的中国学者合作过,他们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过。

文小刚还是我的学生时,正在研究弦理论和粒子物理学。他所做的值得关注的工作是关于弦理论中的磁单极子。实际上,我们共同取得了分数电荷相关的发现。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结果。

后来文小刚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博士后,那里有很多关于凝聚态物理与粒子物理关系的有趣研究。我认为他在凝聚态物理方面最重要的工作涉及拓扑场论,这也是我参与开创的一个方向。但我只在拓扑场论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方面做了少部分研究,主要是小刚做的。

我认为文小刚是极其优秀的研究者,他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

至于中国学者的共同特点,实际上,科学是普遍的,在很大程度上与特定的文化无关。与杰出的中国物理学家交流,就像与其他国家的杰出物理学家交流一样。我们相信,科学是人们继续合作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理论物理领域的进步非常迅速,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国将成为领域的领导者之一。

“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尝试”

《中国科学报》:不少人认为理论物理领域似乎进入了一段平台期,你怎么看?你觉得下一个突破口会是什么?

爱德华·威滕:

科学进步从来都不容易。它永远需要努力工作,也永远无法保证你能取得什么成就。我们不知道极限在哪里、不知道还能走多远。要想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尝试。

至于下一个突破口,最近我被问过好几次这个问题。

我的其中一个想法与我一直提到的量子力学和引力的方向有关,它也许是最先可能取得突破的“黑马”——在时间依赖背景下的弦理论。不过,我们对此了解得并不多,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已经琢磨了很久,但仍有待突破。

我认为科学研究最难的就是找到合适的问题。你必须找到一个既简单又有趣的问题,既能让你取得进展,又能让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学习。而这样的问题很难找到。

很少有人像安德鲁·怀尔斯那样,8年来什么也不做,一心只想证明费马大定理,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花8年时间沉迷于一件非常想做的工作,最终很可能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大多数人必须更加灵活,在某一段时间做自己有能力做到的工作。

虽然有时候进步似乎并没有那么快,但如果你回顾过去几十年,就会发现确实发生了变化。

“年轻人要尽量保持开放态度”

《中国科学报》:在科研领域,是什么让你保持动力?

爱德华·威滕:

科学研究很艰苦,但我充满好奇和兴趣。我相信,对于那些在物理和数学研究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虽然偶尔会感到疲倦,但保持动力并不是问题。

我的导师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曾将科研比喻为登山。意思是说,偶尔我们会到达山顶,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一步一步走着。虽然没有发生质变,但乐在其中。

也许10年后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我太累了,没时间做研究了”。但现在,我还没有失去动力。

《中国科学报》:对于有志于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年轻学者,你有什么建议或忠告?

爱德华·威滕:

年轻时就尽你所能去学习,并且要灵活。不要对你想解决的问题抱有太多先入之见,要对不同的机会持开放态度。有些人决心只解决一个问题,他们成功了。但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如果能灵活地确定目标,寻找机会,会做得更好。年轻人需要应对不同的环境,对别人提出的你意想不到的新想法作出反应。

《中国科学报》: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兴趣爱好?

爱德华·威滕:

我从45岁开始打网球。大约四五年前,我开始学钢琴。其实过去我一直希望能学点音乐,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我仍是个初学者。当然啦,我也喜欢和妻子一起照顾孙辈。我们有两个孙女,分别是14岁和11岁。在开启这次中国之旅前,我带她们去意大利南部待了几个星期。
#8599
爱德华·威滕是爱德华·威滕是洛林·威滕(出生姓沃拉赫)和路易斯·威滕的儿子,于 1951 年 8 月 26 日出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一个犹太家庭, 是家中四个孩子中的长子。

爱德华·威滕就读于巴尔的摩帕克学校(1968 届)
于 1971 年在布兰迪斯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主修历史,辅修语言学。

爱德华·威滕有志于从事新闻和政治事业,并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新共和》和《国家》上发表过文章。1972 年,他为乔治·麦戈文的总统竞选工作了六个月。

爱德华·威滕在密歇根大学读了一个学期的经济学研究生,之后退学。

爱德华·威滕重返学术界,1973 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转物理系于 1976 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戴维·格罗斯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篇论文《规范理论短距离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这家人的遗传基因强大。
爱德华·威滕的弟弟马特·威滕Matt Witten成为一名作家。
爱德华·威滕的弟弟杰西·阿姆农·威滕 Jesse Amnon Witten成为 Faegre Drinker Biddle & Reath 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三兄弟的妹妹西莉亚·M·威滕Celia Witten 跨系跨专业
拥有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学士学位(以优异成绩毕业Magna Cum Laude)。
拥有斯坦福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拥有迈阿密的M.D.专业学位,M.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完成了物理医学和康复住院医师培训。曾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康复医院行医,并在 FDA 担任过多个职位,目前担任 CBER 的 OCTGT 办公室主任。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https://www.asn-online.org › about › bio
Celia M. Witten, Ph.D., M. D. is the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Cellular, Tissue and Gene Therapy at the 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BER),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https://sites.utexas.edu › cpe-icdd › speakers › celia-witten
Celia M. Witten, Ph.D., MD is the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Cellular, Tissue and Gene Therapy at the Center for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BER).

Drug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https://www.diaglobal.org › schedule › meet-us › americas
Dr.Witten holds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math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 a Ph.D. from Stanford. She attended medical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图片